“听听”中医文化养生讲座

2014-10-26   来源:   评论:0   点击:0

   
 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,人们对于健康和长寿的渴望也是越来越大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养生。上周,中医院举行了健康养生大讲堂,来自全市的120多位市民参加此次讲座。市中医学会希望通过正确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,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,促进中医药继承、创新和发展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、医疗保健中的作用。
 
  可能你错过了这次机会,没关系,笔者从中医院拿到了本次讲座的演示文稿,那下面我们也来“听听”这次讲座吧。
 
  中医药文化历史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是中华三大瑰宝之一。
 
  一、中医文化历史上的“功臣”
 
  1、神农尝百草,始有医药。炎帝种五谷,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,故后人敬之为“神农”,为民尝食百草,古有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”的记载。《神农本草经》——世界最早药物学专著。
 
  2、岐黄之术开中医理论之先河。托名黄帝与岐伯所著,故称为“岐黄之术”。阴阳、五行、天人合一理论,全面阐释人体生理、病理及疾病诊断、治疗与预防。——奠定中医理论之基石。
 
  3、扁鹊著《难经》,创中医四诊。著《难经》——中医四大经典著作,创立望、闻、问、切之中医四诊法,尊其为“医祖”。
 
  4、“神医”华佗奠定中医外科基石。创麻沸散、行剖腹术闻名于世。
 
刮骨疗毒——奠定中医外科基石;创制五禽戏——中医运动养生之开山鼻祖。
 
  5、“医圣”张仲景开辨证论治之先河。著《伤寒杂病论》——医史上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的总结性的医学专著,确立中医辨证论治原则,融理、法、方、药为一体。
 
  6、《雷公炮炙论》奠基中药炮制法。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,奠定了中药鉴定、炮制、熬煮的理论基础。
 
  7、“药王”孙思邈著《千金要方》。《千金要方》——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。
 
  8、孟诜著《食疗本草》。《食疗本草》——世界上第一部食疗专著,收录百余种“药食两用”食材。
 
  9、王惟一撰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三卷,记载657个腧穴。铸造针灸铜人两座,“以铜人为式,分脏腑十二经,旁注腧穴”。
 
  10、李时珍历二十七年著成《本草纲目》,收载药物1892种,涵盖生物、化学、天文、地理、地质等多学科知识。
 
  11、明周定王朱倾举国之力编撰《普济方》——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专著。
 
  二、中医文化小故事三则
 
  1、悬壶济世
 
  东汉年间,费长房结识一戴葫芦的卖药老翁,传为神仙,后敬为师习得医术,造福一方百姓。后世以此典故表达医术之精。
 
  2、杏林春暖
 
  三国年间,董奉治病不收钱,只允病人种杏树以表心意,后成一山杏林。后人用此典故表达中医之大医精诚。
 
  3、橘井泉香
 
  西汉年间,道医苏耽成仙之前,嘱咐旁人第二年开春瘟疫,可用井中泉水煮橘叶以治,后活人无数。后世以此典故表达对中医的仰慕与感恩之情。
 
  三、中医养生之道
 
  1、中医养生要诀一:顺四时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“夏天不热,冬天不冷,迟早要做病。”
 
  2、中医养生要诀二:节饮食,代谢缓慢晚上少吃,用食物之偏纠正人体之偏。
 
  3、中医养生要诀三:调情志,勤动脑体不动心,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。
 
  4、中医养生要诀四:慎医药,中药也有毒性。
 
  5、药王孙思邈养生妙法:
 
  发常梳
 
 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,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,经后脑扫回颈部。早晚各做10次。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,经常“梳发”,可以防止头痛、耳鸣、白发和脱发。
 
  目常运
 
  合眼,然后用力睁开眼,眼珠打圈,望向左、上、右、下四方;再合眼,用力睁开眼,眼珠打圈,望向右、上、左、下四方。重复3次。有助于眼睛保健,纠正近视。
 
  齿常叩
 
  口微微合上,上下排牙齿互叩,无需太用力,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,做36下。可以通上下颚经络,保持头脑清醒,加强肠胃吸收,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。
 
  漱玉津
 
  口微微合上,将舌头伸出牙齿外,由上面开始,向左慢慢转动,一共12圈,然后将口水吞下去。之后再由上面开始,反方向做12圈。
 
  口微微合上,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,而在口腔里,围绕上下颚转动。左转12圈后吞口水,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。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。
 
 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,唾液含有大量酵素,能调和荷尔蒙分泌,因此可以强健肠胃。
 
  耳常鼓
 
手掌掩双耳,用力向内压,放手,应该有“噗”的一声。重复做10下;双手掩耳,将耳朵反折,双手食指扣住中指,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。每天临睡前后做,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。
 
  面常洗
 
  搓手36下,暖手以后上下扫面,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。这动作经常做,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,同时不会有皱纹。
 
  头常摇
 
  双手叉腰,闭目,垂下头,缓缓向右扭动,直至复原位为一次,共做6次。反方向重复。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,注意要慢慢做,否则会头晕。
 
  腰常摆
 
 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。当身体扭向左时,右手在前,左手在后,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,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“命门”穴位,反方向重复。最少做50下,做够100下更好。可以强化肠胃、固肾气、防止消化不良、胃痛、腰痛。
 
  腹常揉
 
  搓手36下,手暖后两手交叉,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。揉的范围由小到大,做36下。可以帮助消化、吸收、消除腹部鼓胀。
 
  摄谷道(即提肛)
 
  吸气时,将肛门的肌肉收紧。闭气,维持数秒,直至不能忍受,然后呼气放松。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。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~30次。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。
 
  膝常扭
 
  双脚并排,膝部紧贴,人微微下蹲,双手按膝,向左右扭动,各做20下。可以强化膝关节,所谓“人老腿先老、肾亏膝先软”,要延年益寿,应由双腿做起。
 
  常散步
 
  挺直胸膛,轻松地散步。最好心无杂念,尽情欣赏沿途景色。民间有个说法,“饭后走一走,活到九十九”。虽然有点夸张,不过,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。
 
  脚常搓
 
  右手擦左脚,左手擦右脚。由脚跟向上至脚趾,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,共做36下;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,共做100下。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,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,治失眠,降血压,消除头痛。




TAG标签:
热门TAG:中药斗谱 中药标签 实木中药柜 药店中药柜 中药斗 中药柜案例 中药柜效果图 特价中药柜 纯实木中药柜 中药柜图片 二手中药柜 中药柜定制 中药柜价格
转载请注明来源,原文地址:http://www.zhongyaogui.com/lm_news/hyzx/455.html

上一篇:西化“生产线”产不出中医

下一篇:适用于寻常百姓家的几种中药香薰


产品推荐
联系方式

售前咨询:济南销售中心
Q  Q: 71971652(在线咨询)
联系人:杨峰(经理)
手 机:15866687740(微信)
====================
售后咨询:
Q  Q: 71978989(在线咨询)
联系人:杨成民(厂长)
手 机:13953347539(微信)
====================
厂 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小田村